设为首页 在线会员:

新天涯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左宗棠的贡献被严重低估

[复制链接]

  离线 

105

主题

3

回帖

47

积分

小学会员

Rank: 1

积分
47
发表于 2025-8-3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很流行去新疆旅行,去看帕米尔的冰川,看赛里木湖,去看浩瀚大的漠和天山的草原,还有我们爱吃的哈密瓜和新疆的葡萄,阿克苏的苹果和库尔勒的香梨,其实这一切,都要感谢左宗棠、刘锦棠、等英勇的将士们和伟大的新疆各族同胞的功劳。


最近有个很火的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大家可以去看看,今天也借着这部纪录片,和大家讲讲左宗棠的故事。

1812 年 ,左宗棠出生在湖南湘阴,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想学以致用考取功名报效国家。20岁考中举人,但此后三次会试均告失利,遂放弃科举,转而研究地理、军事和农学。他在湖南安化陶澍家担任家教期间,博览群书,尤其专注于边疆史地,为日后经略西北奠定基础。

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左宗棠缒城入内,助巡抚张亮基死守80天,一战成名,被任命知县头衔。后辅佐骆秉章治理湖南,整顿吏治、筹措军饷,使湖南成为湘军的稳固后 ,被称“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1860 年,他奉曾国藩之命组建 “楚军”,在江西、浙江等地与太平军作战,以灵活战术连克多城,升任闽浙总督。1863 年,他率军收复杭州,因功封恪靖侯。

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推动者。1866 年,他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马尾造船厂),附设船政学堂,引进法国技术培养本土人才,先后建造 34 艘军舰,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他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在兰州创办兰州机器局(1872 年),仿制西式枪炮,为收复新疆提供武器支持。

然而今天咱们重点要说的就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

彼时的清朝,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的入侵,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不断。

1864年:新疆爆发反清动乱,形成喀什噶尔、库车等割据政权,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在英国支持下入侵南疆,建立“哲德莎尔国”(后改“洪福汗国”)1871年:沙俄以“维持秩序”为名出兵占领伊犁,意图永久控制。

1874 年:清廷内部爆发 “海防” 与 “塞防” 之争,李鸿章等主张放弃新疆、认为新疆贫瘠,应弃疆专注海防,左宗棠则力主收复新疆,重新疆所以保蒙古,保蒙古所以卫京师,失新疆则陕甘不保,中原危殆。最终慈禧太后采纳左宗棠意见,任命其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赋予军事、财政上的自主权。

一、战前准备

整顿军队

左宗棠强调 “兵贵精实”,对西征军进行裁减,精选壮丁、裁汰冗杂。1874 年,裁去奇、捷等营马步勇夫 1 千多人,对马步 40 营也进行了裁减,还将部分战斗力较弱的兵勇转为农垦劳力,有效节省了军饷和军粮。筹集军饷

1876 年,因军费严重不足,左宗棠请求借洋款一千万两。清廷最终同意下诏各省协饷 300 万两、户部拨款 200 万两,并准许其自借洋款 500 万两。此外,从 1874 年至 1881 年,左宗棠还向华商借款 846 万两以及通过胡雪岩向洋商借款 1375 万两。(胡雪岩也是个传奇红顶商人,以后可以和大家讲讲)

制定战略

左宗棠提出 “先北路后南路”“缓进急战” 的战略方针。“先北路后南路” 即先进军北疆,再安定南疆,这是根据敌方兵力部署以及新疆地理环境制定的;“缓进急战” 指不匆忙进兵,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军事行动开始后则速战速决。

筹粮转运

左宗棠开辟了四条路线去购买和运输军粮,分别是从甘肃河西采购军粮经嘉峪关运至新疆哈密;由包头、归化、宁夏经蒙古草原运至新疆东部的巴里坤或古城;在新疆东部采买;向俄国人购买,从斋桑泊运粮。

二、收复新疆

北疆之战

肃州誓师

1876 年 4 月 7 日,左宗棠在肃州誓师,4 月底,湘军统领刘锦棠率马兵、步兵一共 25 营分批入疆,前往巴里坤。

古牧地之战

1876 年 7 月,刘锦棠率部到达巴里坤,进驻古城,不久带兵进驻阜康,7 月底与金顺部在济木萨会合,计划攻占古牧地。8 月 10 日,刘锦棠夜袭黄田获胜,8 月 13 日进围古牧地,8 月 17 日,清军占领古牧地,杀敌五六千人,生擒 215 人。

乌鲁木齐之战

古牧地之战后,刘锦棠除留两营兵力守古牧地外,带领主力部队向乌鲁木齐挺进。守卫乌鲁木齐的阿古柏部下将领马人得、白彦虎等弃城而逃,清军收复乌鲁木齐、迪化州城以及伪王城,毙敌约五六百人。

玛纳斯之战

8 月 18 日,荣全带领的清军以及孔才、徐学功所率的民团,攻下玛纳斯北城,但南城敌人负隅顽抗。9 月 2 日开始,清军金顺部联合伊犁将军荣全等部进攻玛纳斯南城,11 月 6 日在刘锦棠部的援助下攻克成功。至此,北疆地区除伊犁外,全部被攻克。

南疆之战

达坂城之战

1877 年 4 月 14 日,刘锦棠带领部队 1 万余人和开花炮队南下,16 日夜袭达坂城,完成包围。4 月 18 日,清军打退敌人增援部队,并在城外建筑炮台。4 月 19 日,炮台筑成后,清军轰炸城中大炮台,击中敌弹药库,敌军死伤甚众,最终守军投降,达坂城被攻克,清军击杀敌军 2 千余人,俘敌 1 千多人。

托克逊、吐鲁番之战

1877 年 4 月 14 日,刘锦棠进军达坂城的同时,张曜和徐占彪分别从哈密和巴里坤西进吐鲁番。达坂城攻克后,刘锦棠带兵进攻托克逊,阿古柏次子海古拉逃窜,其部众 2 万士兵群龙无首,4 月 26 日向清军投降。此外,张曜部和徐占彪部在盐池会师后,4 月 21 日攻克七克腾木,22 日攻克辟展,25 日克胜金台,并向吐鲁番挺进,不久在罗长祜部湘军协助下收复吐鲁番。

南疆八城之战

1877 年 9 月,清军开始收复南疆八城之战。刘锦棠率马兵、步兵 32 营为前锋,张曜率马、步兵 16 营为后队,向西进发。10 月 15 日,刘锦棠带领 2 千精兵追至布古尔,击败敌人骑兵千余。10 月 18 日,刘锦棠在后队到达后,猛攻库车,敌军大败,清军收复库车。10 月 19 日,刘锦棠继续西进,22 日大败白彦虎军和伯克・胡里军于铜厂,24 日攻克阿克苏城,26 日攻克乌什。12 月中旬,清军先后攻下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1878 年 1 月 2 日,清军攻克和田,取得收复新疆之战的最终胜利。


收复伊犁

伊犁地区自 1871 年起被沙俄以 “代收” 为名占据,清廷多次交涉无果。1879 年,清廷派崇厚赴俄谈判,但其未经授权擅自签订《里瓦基亚条约》,割让伊犁周边大片领土并赔偿巨款,消息传回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此时清廷内部出现分歧:部分官员主张严惩崇厚、废除条约,另一部分则担心与沙俄开战(当时沙俄在伊犁部署重兵,且清军经过数年征战已疲惫)。左宗棠对此坚决反对妥协,认为 “伊犁乃我国疆土,尺寸不可让人”,主张 “先之以议论,决之以战阵”—— 若谈判无效,便以武力收回伊犁。

1880 年春,清廷决定派曾纪泽赴俄重新谈判,同时命左宗棠部署军事,作为谈判的后盾。时年 68 岁的左宗棠已积劳成疾(患有咳血、腹泻等病症),但仍主动请缨,亲自率军前往哈密前线。

为表誓死收复伊犁的决心,左宗棠在出征前做了一个震撼朝野的决定:命人打造一口棺材,由士兵抬着跟随自己进军。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我年已六十余,岂尚有贪功之念?所以一力承担者,此心想保全中国疆土。”

同年4 月,左宗棠从肃州(今甘肃酒泉)出发,顶着风沙向新疆哈密挺进,身后的棺材成为他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象征。到达哈密后,他立即部署防务:命金顺部扼守精河,张曜部进驻阿克苏,刘锦棠部作为机动兵力,形成对伊犁的三面夹击之势,同时整修道路、筹集粮草,做好开战准备。

左宗棠的 “抬棺而战” 向沙俄传递了清廷绝不妥协的强硬态度。当时沙俄虽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但刚经历俄土战争(1877-1878),国力空虚,且忌惮左宗棠所率清军的战斗力(尤其是收复北疆、南疆的战绩)。

在军事压力与外交谈判的双重作用下,沙俄最终同意重新谈判。1881 年 2 月,曾纪泽与沙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又称《圣彼得堡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的大部分领土,虽仍割让部分地区并赔偿 900 万卢布,但相比《里瓦基亚条约》已是重大胜利。

左宗棠首倡新疆设省(1884年实现),推行郡县制、屯垦戍边,中央管辖模式沿用至今。

左宗棠曾在书房自题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他以诸葛亮自比,都立志匡扶社稷,诸葛亮北伐,他西征,匡扶社稷这一点,我想他已经做到。

在如今的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有一些还存活的古老的柳树,被称作“左公柳”,这些都是在西征期间,左宗棠动员军士所植。据左宗棠在清光绪六年(1880 年)的奏折,自陕西长武到甘肃各州,还有河西走廊和新疆,西征大军植树总数在 100 万棵到 200 万棵之间。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如今倘若去旅游看到了左公柳,不妨摸摸它的树干,感受一下这份穿越历史左公留给后人的依然鲜活的家国情怀与坚韧风骨。而且这批树大多是湘军亲手所植,试想一下,咱们的湖南同胞在140年前,一边跋涉千里为祖国收复失地,一边为荒芜边陲留下这千里绿廊,这不仅是湖湘儿女家国情怀的见证,更象征着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团结。




上一篇:社会狠话|这42条人性铁律,越早明白越好,尤其是第8条!
下一篇: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天涯论坛

GMT+8, 2025-10-28 23:26 , Processed in 0.04379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5 tianyag.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