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在线人数:

新天涯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7|回复: 0

[读一本好书] 《苏东坡传》所谓活得通透,从不是拥有多少财富、握有...

[复制链接]

  离线 

79

主题

6

回帖

48

积分

小学会员

Rank: 1

积分
48
发表于 2025-10-29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总在追逐世俗意义里的“好人生”——职位要高、名气要大、日子要顺顺当当,好像只有这样才算活得明白。
可翻开《苏东坡传》才发现,真正的通透从不是顺境里的八面风光,而是逆境里的那份从容:哪怕被命运摔进谷底,依然能把日子过出滋味、活出温度。


低谷时的“不较劲”,是对生活的温柔妥协


《苏东坡传》里,黄州的日子是苏东坡人生的转折点。
刚经历“乌台诗案”的他,从朝堂重臣变成戴罪之人,住的屋子漏雨,要靠种地才能勉强糊口。
换作旁人,或许早被这落差压垮,可苏东坡没揪着“委屈”不放,反而盯上了当地便宜的猪肉。
他琢磨出慢炖的法子,还写《猪肉颂》教邻里怎么做,连“东坡肉”的名声,都是从这段苦日子里传出来的。
蔡澜说:
“人生最重要的是快乐,不快乐,活着有什么意思?”

很多时候,我们困在低谷里走不出来,不是日子真的过不下去,而是太跟自己、跟命运较劲。
苏东坡的“不较劲”,不是认怂,而是明白事已至此,纠结过去只会更痛苦。
不如低头把当下的事做好——把猪肉炖香,把田地种好,把苦日子过出烟火气,反而成了对抗困境的最好方式。


困境中的“找乐子”,是给自己的心理解药


到了惠州,苏东坡的处境更难了。
南方湿热的气候让他水土不服,当地物资匮乏,连吃口新鲜肉都成了奢望。
可他没陷在“苦”里抱怨,反而发现了当地人嫌弃的羊蝎子——“骨间亦有微肉”,炖熟了照样喷香;吃到甜美的荔枝,还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把贬谪的日子过成了诗意的时光。

丰子恺说过: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生活从不会一直顺风顺水,总有难到想叹气的时候。
而苏东坡的聪明,就在于懂得给自己“找乐子”:没好肉就吃羊蝎子,没美景就赏荔枝,不盯着失去的,只抓住手里有的。
这种“找乐子”不是逃避,而是给自己的心理解药——再难的日子,只要能尝到一点甜,就有了撑下去的力气。


绝境里的“传温暖”,是对生命的最高成全
最让人心疼的是儋州岁月。



那时苏东坡已年过六旬,被发配到当时的“蛮荒之地”,连遮风挡雨的房子都没有,只能自己动手搭建“桄榔庵”。
可他没只顾着自己熬过苦日子,反而看到当地人不识字、没文化的困境,主动办起学堂,教大家读书写字,把中原的文化一点点传到了这片偏远的土地上。
后来当地人念着他的好,把他住过的地方叫“东坡村”,这份念想,成了他绝境里最好的勋章。

季羡林说: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可苏东坡在最孤独的绝境里,却选择把温暖传给别人。
他教当地人识字,不是为了求名求利,只是觉得能帮到别人,日子就有了意义。
这种“传温暖”,是把自己的苦难,变成了照亮别人的光;是在顾全他人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厚重。
这或许就是通透的最高境界——哪怕自己身处寒冬,也愿意为别人点一簇火。

最后的话

所谓活得通透,从不是拥有多少财富、握有多大权力,而是不管命运把你扔到哪里,都能扎下根来好好生活。
就像他在黄州炖肉的踏实,在惠州吃荔枝的乐观,在儋州教书的温暖——不是不经历痛苦,而是经历之后依然选择热爱;不是没有委屈,而是委屈之后依然能把日子过出滋味。

我们这辈子,难免会遇到“被贬”的时刻,可只要学苏东坡那样:不较劲、会找乐、肯温暖,就一定能把当下的日子,过成最好的时光。




上一篇:《乔布斯传》改变世界靠的不是天赋异禀,而是这3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天涯论坛

GMT+8, 2025-10-29 19:07 , Processed in 0.04506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5 tianyag.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