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在线人数:

新天涯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68|回复: 0

[读一本好书] 《局外人》在荒诞世界里,守住边界即是救赎

[复制链接]

  离线 

71

主题

6

回帖

44

积分

小学会员

Rank: 1

积分
44
发表于 2025-9-22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局外人》
【法国】阿尔贝·加缪   著

北岛曾写下这样的句子:
"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里。"
这恰似阿尔贝・加缪笔下默尔索的生存写照 —— 一个游离在世俗规则之外的灵魂,用沉默对抗着世界的喧嚣。
默尔索的人生,总带着一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疏离。
女友问他是否相爱,他坦言 "这问题并无意义";
谈及婚姻,他只说 "你若想结便结";
母亲在养老院离世,旁人恸哭不已,他却只盼葬礼尽早落幕。

世人骂他冷漠,可他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承载悲伤 —— 不将情绪晾晒在他人面前,是他对内心的忠诚。
这份对世俗期待的淡漠,让他活得纯粹却也脆弱。
他并非恶人,却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终章。
究其根源,是他在不经意间,让他人的命运轨迹,搅乱了自己的人生航向。

错交的关系,是命运预设的陷阱

默尔索习惯了独来独往,对社交关系缺乏过多渴求,生活简单且规律。
当雷蒙带着一身酒气闯入他的生活,热情邀约时,默尔索没有拒绝。
在他看来,多一个朋友或少一个朋友,无关紧要。
雷蒙被欲望裹挟,靠暴力解决纷争,与情人因钱财反目便动粗伤人,遭警方问询就想让默尔索作伪证。
面对这样的请求,默尔索那句 "既是朋友,这点忙总要帮的",让他踏入了雷蒙设下的陷阱。
不久后,雷蒙的情人找来阿拉伯人寻仇,默尔成因这份 "朋友之谊" 被卷入其中。
《孔子家语》有云:
"与善人居,如入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际交往智慧。
人与人之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的,品行低劣者的负面磁场会不断侵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判断。
默尔索的 "无所谓",本质上是对人际交往边界的漠视。
他没有意识到,朋友并非随意结交的玩伴,而是会影响人生走向的同行者。
择友的关键在于对彼此生命价值的认可与滋养,而非盲目地接纳。
错交的关系,就像在人生道路上埋下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将我们的生活推向深渊。
我们必须学会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清醒的判断,远离那些会消耗我们、带我们走向歧途的人,才能守护好自己的人生航向。

过度介入的善意,是命运的枷锁

卷入雷蒙的纷争之初,默尔索尚存一丝理智,他接过雷蒙的枪想控制局面,却没意识到自己已和这场纷争紧紧捆绑。当阿拉伯人折返拔刀相向时,默尔索在高温和紧张下扣动了扳机,从 "旁观者" 变成了 "局中人"。从替雷蒙写侮辱情人的信,到为其争执作证,再到卷入冲突,默尔索一步步走进命运的死局,最终站在了死刑的审判席上,女友也因他陷入绝望。
"万物皆有其能量场,妄自扰动,终将反噬自身。"

这句话道破了善意与边界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这些课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包含着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过度介入他人的命运,看似是善意的援手,实则可能打破对方生命的平衡,也让自己背负起不该承担的重量。默尔索的经历告诉我们,善意并非毫无底线的付出,它需要建立在对是非的判断和对边界的尊重之上。不是所有的 "忙" 都值得伸手,当我们的善意越过了应有的界限,就会变成束缚自己的枷锁。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过度介入不仅无法真正帮助他人,还会让自己陷入无法挣脱的困境,最终付出沉重的代价。保持善意的同时守住边界,才是对自己和他人命运的真正尊重。

先守好自己的舟,再谈渡人

古人云:
"医不扣门、道不轻传、师不顺路、法不空出。"

这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助人准则,提醒我们助人需谨慎,要考量对方是否愿意接受帮助以及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洛夫,因盲目帮助斯特里克兰让人生成了一场悲剧。他不顾妻子反对,将病入膏肓的斯特里克兰接回家中照料,可对方病愈后霸占他的画室,夺走他的妻子,最终导致妻子自尽,斯特洛夫在悔恨中一蹶不振。阿德勒所言
"人际关系的矛盾,多源于对他人课题的妄加干涉",

深刻揭示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道,有着独特的生命轨迹和成长节奏。强行介入他人的人生,试图改变其航道,往往会打破双方的平衡,导致两败俱伤。"斗米恩,担米仇" 的故事也印证了过度付出的弊端,过度的恩惠会让对方产生依赖,甚至滋生贪婪与不满。这并非否定善意,而是强调在帮助他人之前,我们首先要守好自己的人生之舟。只有当我们自身足够强大、内心足够坚定,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时,才有能力去真正地帮助他人,且这种帮助才不会成为彼此的负担。
先稳住自己的船舵,让羽翼足够丰满,再考虑为他人撑伞,这是一种成熟的人生态度,也是对彼此命运最基本的尊重。

写在最后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写道:
"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善意,这些善意皆源于我们自以为是的正确。"
默尔索的悲剧,不在于他的疏离,而在于模糊了与他人的边界;斯特洛夫的痛苦,不在于他的善良,而在于将他人的人生,扛成了自己的责任。成年人的清醒,始于将目光收回自身:不高估自己改写他人命运的能力,不低估介入他人因果的代价。你有你的渡口,他有他的行船,不必强求做谁的摆渡人。守好自己的人生课题,不替他人的错误买单,便已是对命运最好的交代。毕竟,能真正为我们人生负责的,从来只有自己。

《局外人》电子书下载链接:http://www.tianyag.cn/forum.php?




上一篇:《沉默的大多数》那些藏在沉默里的社会病灶
下一篇:僵而不死的黑太阳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天涯论坛

GMT+8, 2025-10-29 05:40 , Processed in 0.05745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2-2025 tianyag.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