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两会就闭幕了。 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两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你可以看懂国家政策的大风向,找到自己的机会。 拿今年来说,值得关注的是,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在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其实,这不是新话题。去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已经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而在此前不久,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了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与7家企业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 政府在反对“内卷式”竞争上,信号明确,态度坚决。 那么,什么是“内卷式”竞争?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内卷式”竞争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01、“内卷式”竞争的3个表现 “内卷”这个词原本是人类学学术用语,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以此形容一种“很辛苦又很不经济”的模式。 这几年在整体环境并不太好的情况下,“内卷式”竞争已经深入骨髓,让人痛苦不堪。从大企业到小企业,再到普通的居民,内卷已经非常严重。 对于企业而言,所谓内卷,其实是企业为争夺有限市场份额而进行的无序扩张和零和博弈,通常它有以下3种表现形式: 1.同质化 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是一窝蜂,然后策略也比较相同。过去100个人做这个生意,一看到能赚到钱,乌泱泱进来了1000个人,跟风模仿,陷入同质化竞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几年前的共享单车。当时,共享经济成为一个风口,摩拜、OFO、小鸣、悟空、哈罗、青桔等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然而,各共享单车品牌的车辆在功能上基本一致,都是提供短距离出行的代步工具,外观设计也较为相似,多为普通自行车的样式,颜色成为主要的区分标志。 而在市场竞争方面,众多共享单车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都采取了大规模投放车辆的策略。 同质化,是最常见的内卷,会致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2.价格战 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是一种竞争手段。但当价格被压低至全行业都亏损的地步,便没有赢家。 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你是做餐饮的,新店开张,你牛肉面卖20块钱一碗,吸引了很多的客人。 旁边的老店坐不住了,直接降到18元一碗,结果人气爆棚,排队的人络绎不绝。 你一看,店里没客人了,这哪儿能行,于是,你跟着降价,降得比对方更低,16元一碗。 旁边店一咬牙,接着降,14元,虽然利润很薄了,但毕竟还能赚到钱。 你们就像是擂台上的拳击手一样,你一回合,我一回合,最后价格降到了10元。但这个定价,已经赚不到钱了。 怎么办?必须控制成本,那就只能在材料方面“偷工减料”了。牛肉以次充好,面粉也不是最优质的了。结果,造成门店、顾客、竞争对手三输的局面。 “杀鸡取卵”式的价格战,是最严重的消耗,不但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下降,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并且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损害优质企业和品牌。 3.低质量竞争 不依靠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不创新经营模式,采用一些不利于行业发展和消费者利益的不当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的,统称为低质量竞争。 比如,有些企业通过夸大产品功效、性能,虚构产品特点或用户评价等手段来误导消费者。 还有些企业以诋毁竞争对手、窃取商业机密、恶意挖角等不正当手段来获取竞争优势。 这种竞争,在短期内或许可以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从长期来看,企业是很难建立起稳定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品牌忠诚度。 以上就是3个比较常见的“内卷式”竞争的表现形式。  02、如何避免“内卷式”竞争? “内卷式”竞争没有赢家,只有输家。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共同努力、协同推进。 那么,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如何避免“内卷式”竞争呢?分享给你几个建议: 第一个,差异化战略。 有句话,想必你曾听过:“与其更好,不如不同”,说的是差异化。 最早把差异化作为战略应用于竞争的人,是美国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他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把差异化当作三大通用竞争战略之一。 通过差异化战略,你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特别是有巨头的情况下,避免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资源消耗式竞争。 比如,我的一个客户新潮传媒采用的就是差异化战略。当时分众传媒是行业老大,主要在写字楼做广告,如果新潮也去写字楼做广告,肯定是打不过分众的。 那么,怎么办呢?他们发现到写字楼上班的人不到总上班人数的20%,80%的人主要在工厂、医院、学校、商铺、政府大楼、综合体这些地方上班,而且晚上下班还是要回到社区。于是他们选择在社区做广告,做电梯屏。 就这样,通过打差异化,新潮传媒做到了行业第二。 做差异化,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为了差异化就标新立异,你的差异化打法必须对你的客户有价值。 第二个,创新破万卷。 当市场机会不多的时候,当业务增长不起来的时候,你一定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企业破局,并赢得竞争的有效方法。 DeepSeek为什么被认为创造了“行业奇迹”呢?因为它革了OpenAI的命,彻底走开源路线,在有限资源下,实现更强的模型能力。 创新,既可以是品类上的大创新,也可以是在原来业务上的小创新。 举个例子,做水这个行业,已经非常卷了,娃哈哈做纯净水,而农夫山泉开创了天然水,二者都是行业的头部了。 那么,这个赛道是不是就没机会了?不是的。金麦郎开创了凉白开,娃哈哈、农夫山泉的水都很好,但是你们都是生水,我们是把水煮开了5分钟,叫太和汤。 中国人从小就喜欢喝凉白开。你看凉白开作为熟水,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最后卖出了30个亿。 再比如,洽洽。洽洽食品是我们的客户,2011年洽洽食品上市之后,他们的瓜子在中国的市占率达到了30%,市场见顶,怎么办? 他们增加了瓜子新的口味,除了瓜子外,还有了坚果的新产品,产品端带来了创新,从而有了业绩的增长。 创新的关键,在于企业需要动态地去洞察客户的真实需求。由于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细分市场,而这些市场,正是企业的机会。 第三个,要有双赢思维。 竞争,是市场常态。但你一定要良性竞争,做到双赢,而不是杀鸡取卵,做零和甚至负和博弈。 刘润老师在《底层逻辑》一书中分析过,人往往拥有三种心态: 第一种是鸡的心态,就是“你一定要输”; 第二种是雀的心态,就是“我一定要赢”; 第三种是鹰的心态,也就是“我们要一起赢”。 鸡和雀的心态,是一种“零和”,甚至“负和”的博弈思维,是不可取的,即便能一时获利,也必不能长久。 而拥有鹰的心态的人,就是一种“双赢思维”。所谓双赢,是指双方通过合作,都能获取一定的利益,而不是此消彼长或者两败俱伤。 所以,不要争个你输我赢,共同合作,把蛋糕做大,然后一起分蛋糕,这样双方都获利。 去年年底,小米汽车宣布与“蔚小理”开始充电补能网络合作,蔚来超过14000个充电桩、小鹏9000多个充电桩以及理想6000多个充电桩相继入驻小米充电地图。 是对手,也是伙伴,你赢我也赢,这就是双赢。 第四个,修炼内功,打造核心竞争力。 想要破内卷,企业还需要不断修炼内功,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当企业有了一定的护城河,也就有了一定的不被内卷的权利。 那么怎么做?你必须在产品、营销、品牌、技术、运营等方便做到足够好,不是好一点点,而是十倍好。 ①产品。要以客户为中心,知道客户的需求,从而要做更好的产品,要高质量发展。 ②营销。做好营销,也是需要专业度的,这个专业度一个是要搞定客户的,另外一个是要对这个产品有专业度。 ③品牌。你一定把你的口碑经营得很好,因为未来商业的终极模式是C2B的模式,当你的品牌有了信任度,客户将减少决策成本,可以用最快的时间选择你,真正值钱的就是你的口碑。 ④技术。你技术不好,客户使用你的产品服务,他的体验感不好,可能就会离开你。 ⑤运营。对你的管理要求很高,因为需要你的团队非常专业,要做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你的效率。 当然,在达摩五指的背后,其实就是对组织能力的考验。 我之前也提到过,企业之前经历了市场驱动和人才驱动的阶段,现在到了一个拼组织的阶段。机会没那么多了,发展的速度也没那么快了,之前的很多模式、玩法也不管用了。 在当前的阶段,企业要生存,靠个人之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依靠组织的力量,拼竞争差,全方位提升组织能力,通过精细化运营,赢得未来竞争。 最后,我想说:竞争,不是坏事,但一定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对企业来说,与其争夺有限的蛋糕,不如共同做大蛋糕,创新才能破万卷,与其卷价格,不如卷价值。 因为,卷价格没有赢家,卷价值没有输家。
|